1、考试内容:中医操作、病史采集、中医临床答辩。
2、考试方法:中医操作在体检者身上或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块等设备上进行操作,病史采集、 中医临床答辩采用现场口试
基本操作
(一)舌诊、脉诊
(二)常用腧穴定位
1.尺泽
2.列缺
3.少商
4.合谷
5.曲池
6.肩髃
7.迎香
8.地仓
9.下关
10.天枢
11.足三里
12.丰隆
13.内庭
14.公孙
15.三阴交
16.地机3
17.阴陵泉
18.血海
19.神门
20.后溪
21.听宫
22.肺俞
23.膈俞
24.胃俞
25.肾俞
26.大肠俞
27.次髎
28.委中
29.承山
30.昆仑
31.申脉
32.至阴
33.涌泉
34.太溪
35.照海
36.内关
37.大陵
38.外关
39.支沟
40.翳风
41.风池
42.肩井
43.环跳
44.阳陵泉
45.悬钟
46.行间
47.太冲
48.命门
49.大椎
50.百会
51.水沟
52.印堂
53.中极
54.关元
55.气海
56.中脘
57.膻中
58.四神聪
59.夹脊
60.十宣
(三)针灸操作
1.毫针法(提插法、捻转法、提插补泻、捻转补泻)
2.艾灸法(瘢痕灸、无瘢痕灸、隔姜灸、隔蒜灸、温和灸、雀啄灸、温针灸)
3.拔罐法(闪罐法、留罐法、走罐法、刺络拔罐法)
4.皮肤针法
5.三棱针法
6.针灸异常情况4
(四)推拿按摩操作
1.㨰法
2.揉法
3.按法
4.推法
5.拿法
6.拍法
7.捏脊法
8.摩法
(五)中医外科操作
1.箍围药(敷药法)
2.冷湿敷
3.小夹板固定
(六)其他操作
1.外科洗手
2.戴无菌手套
3.穿手术衣
4.手术区消毒、铺巾
5.动脉出血止血法
6.伤口换药
7.脊柱损伤的搬运
8.长骨骨折简易固定
9.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10.心肺复苏术
病史采集
1.寒热
2.汗出
3.咳喘
4.胸痛
5.心悸
6.失眠
7.水肿
8.恶心与呕吐
9.呕血与咯血
10.便血
11.胃脘痛、腹痛
12.腹泻与便秘
13.小便异常
14.头痛
15.眩晕
16.抽搐
17.肢体关节疼痛
此部分同时考察考生对中医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方法的运用。
此外中公医考为大家提供了每月测评,还没参加测试的同学,快来扫码参加吧!
欢迎关注(中公医考网乡村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及时掌握历年考试信息
上一篇: 中医实践技能考试内容?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