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气污染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关注,当大气接纳污染物的量超过其自净能力,污染物浓度升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不良影响时,称为大气污染。其中,大气中的颗粒物也是引起大气污染的非常重要的物质。
按粒径大小,大气颗粒物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1)总悬浮颗粒物(TSP):指粒径≤100μm的颗粒物,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存在的,并悬浮在空气介质中的颗粒。
(2)可吸入颗粒物(IP;PM10):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的颗粒物,因其能进入人体呼吸道而命名之,又因其能够长期飘浮在空气中,也被称为飘尘。
(3)细颗粒物(PM2.5):指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细颗粒。它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更长,易于滞留在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中,其中某些较细的组分还可穿透肺泡进入血液。PM2.5更易于吸附各种有毒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对健康的危害极大。
(4)超细颗粒物(PM0.1):指空气动力学直径≤0.1μm的大气颗粒物。城市环境中,人为来源的PM0.1主要来自汽车尾气。PM0.1有直接排放到大气的,也有排放出的气态污染物经日光紫外线作用或其他化学反应转化后二次生成的。PM0.1的健康影响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下面的习题帮助同学们检验关于大气结构学习的掌握情况:
1. 细颗粒物也被称为:
A.TSP B.可吸入颗粒物
C.呼吸性粉尘 D.PM2.5
E.PM10
1.【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环境卫生学-大气卫生-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存在的形式。细颗粒物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细颗粒,也称PM2.5.它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更长,易于滞留在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中,其中某些较细的组分还可穿透肺泡进入血液。可吸入颗粒物是PM10.故本题答案选D。
预祝同学们能考试成功!
下一篇:最后一页